近日,美国特斯拉总部迎来一场震撼资本市场的投票:CEO埃隆·马斯克获得一份史无前例的薪酬激励方案——如果未来十年达成一系列高难度目标,他将获得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7.3万亿元)的股票奖励。

这场投票在经历数周争议后落地,最终超过75%的股东选择支持马斯克。他本人在投票后兴奋发声:“股东太棒了!别卖特斯拉股票!”这句话既是感谢,也是暗示:他不会轻易离开。
这份激励方案不仅关乎金钱,更是马斯克争夺特斯拉控制权的关键一步。若目标达成,他在公司持股将翻倍至近30%,进一步掌控未来“机器人军团”的发展方向。他曾直言,自己不信任其他人掌控这项可能影响人类命运的技术。
但这场胜利并非毫无阻力。美国最大公共养老金Calpers、挪威主权基金等重量级机构投下反对票,两家企业治理机构也批评该方案“过于慷慨”,甚至被马斯克怒斥为“企业恐怖分子”。

支持者则认为,马斯克是特斯拉的灵魂人物,曾在公司濒临破产时力挽狂澜,如今更是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具价值的车企之一。他的“奇迹制造力”值得被激励。
根据方案,马斯克必须完成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目标,包括:
- 将特斯拉市值提升至当前的近6倍;
- 在未来10年内交付2000万辆电动车(目前累计交付量不到一半);
- 部署超过100万个类人机器人(目前为零),用于家庭与工业场景。
如果部分目标达成,他也将逐步获得新股奖励,财富将迅速膨胀。目前他身价约为493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.6万亿元),若全部兑现,将超越美国历史最富有的洛克菲勒,其巅峰财富折算为63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.6万亿元)。
不过,特斯拉眼下并不轻松。欧洲最新数据显示,特斯拉在德国销量暴跌50%,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也在下滑。

这场投票不仅是一次商业博弈,更是一次关于科技伦理、企业治理与个人权力的深度讨论。马斯克的“机器人帝国”愿景令人兴奋,但也引发对技术滥用的担忧。Z世代在看待这类事件时,既要欣赏创新者的勇气,也要保持对权力集中和技术风险的警觉。
从这场投票中,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对“个人英雄主义”的复杂态度,也看到了科技巨头在塑造未来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,更是一次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演。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更快的车,更是更安全、更公平、更有温度的技术发展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