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石头剪刀布”这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,居然也能被科学破解?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认知科学家丹妮丝·莫雷尔(Dr Denise Moerel)最近在一项研究中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真相:想赢,最好的策略就是——别想太多,彻底随机!

在这项由莫雷尔博士团队主导的实验中,62名参与者(共31对)进行了超过15,000轮的电脑版本“石头剪刀布”对战。过程中,研究人员使用脑电图(EEG,脑电图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网来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)实时监测玩家的脑部活动。

结果令人震惊:那些在游戏中“放空自己”、不去回顾上一轮结果的玩家,胜率明显更高。而那些试图分析对手出招规律、或者纠结自己上一轮的选择的人,反而更容易落败。研究甚至发现,输家的大脑中会保留上一轮的信息,而赢家的大脑则一片空白,完全不受过去影响。

更神奇的是,研究人员竟然能通过脑电图数据,在玩家还没出手前,就预测出他们将选择“石头”“剪刀”还是“布”。这意味着,大脑的决策过程其实是可以被实时追踪的。

除了“别想太多”这个核心策略,研究还揭示了几个有趣的行为偏差:

  • 大多数人偏爱“石头”,其次是“布”,而“剪刀”最少被选择。可能是因为“石头”在潜意识中被认为是最强的。
  • 人们倾向于避免重复选择,下一轮通常会换一个手势,这种行为比随机概率更频繁地出现。
  • 这些偏差让玩家变得可预测,也就更容易被对手“读懂”。

这项研究发表在《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》期刊上,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小游戏的研究,但背后却藏着深刻的洞察:人类的大脑很难做到真正的“随机”,我们总是试图从过去找规律,哪怕是在毫无逻辑的场景里。

这也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:在生活、职场甚至政治决策中,过度依赖过去经验,可能反而会限制我们的判断力。莫雷尔博士指出,“停止过度分析过去,或许能让你在未来更容易赢。”

这项研究其实不只是关于“石头剪刀布”,它更像是在提醒我们:别被过去绑架。在一个信息爆炸、节奏飞快的时代,我们太容易陷入“复盘焦虑”,总想从过去找答案。但有时候,真正的突破,恰恰来自于放下、清空、重新开始。

对Z世代来说,这种“随机但有意识”的策略,不仅适用于游戏,也适用于生活选择。不内卷、不纠结、不被过去定义,才是我们真正的自由。

作者 快讯雷达